(1)关闭swap分区:
swapoff -a
(2)卸载主机监控(部分主机商有):
/usr/local/cloudmonitor/wrapper/bin/cloudmonitor.sh remove && \ rm -rf /usr/local/cloudmonitor
(3)解除占用(把占用 /dev/vdb1 的进程杀死):
fuser -m -k /dev/vdb1
(4)卸载主分区:
umount /dev/vdb1
使用 df -h 查看是否卸载成功,如果看不到 /dev/vdb1 的信息表示卸载成功
(5)运行命令 fdisk -l 罗列分区信息并记录扩容前数据盘的最终容量、起始扇区(First sector)位置
(6)运行命令 fdisk [数据盘设备名] 进入 fdisk 界面
本示例中,命令为 fdisk /dev/vdb
1.输入 d 并按回车键,删除原来的分区(删除分区不会造成数据盘内数据的丢失)
2.输入 n 并按回车键,开始创建新的分区
3.输入 p 并按回车键,选择创建主分区
4.输入分区编号并按回车键,这里仅创建一个分区,所以输入 1
5.输入最后一个扇区编号:因为这里仅创建一个分区,所以按回车键采用默认值
6.输入 wq 并按回车键,开始保存之前对分区的操作
(7)检查文件系统
e2fsck -f /dev/vdb1
(8)变更文件系统大小
resize2fs /dev/vdb1
使用 e2fsck 时,由于系统需要检查并修正文件系统元数据,所以速度较慢、耗时较长,请耐心等待。
正确使用 e2fsck 和 resize2fs 指令,不会造成原有数据的丢失。
(9)将扩容完成的文件系统挂载到原来的挂载点(如本示例中的 /www)
mount /dev/vdb1 /www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